首页 >市场动态 > 正文

天天快资讯丨文化视点丨给年轻的策展力量投一束光

2023-04-08 07:07:07 来源:文汇网

“难得见中国传统绘画有年轻的布展形式。有声无鸟的装置艺术巧夺天工。”近日,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的留言簿上,有位观众走心地写下如是感言。让他有感而发的展览,是正于该馆举办的“总知春烂漫——纪念张大壮、来楚生、江寒汀诞辰120周年特展”。作为上海市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入选项目之一,青年策展人挑起策划展览的大梁,为展览注入活力与新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展览可谓美术馆的核心文化供给,而策展则是展览的灵魂。随着近年来美术馆步入“策展时代”,一个展览最终给予观众的获得感,在于展品的阵容,更在于展览的创意构思,也即策展。正因如此,最近一段时间沪上多家美术馆不约而同聚焦青年策展力量,期待年轻的“脑洞”给时下的展览生态带来不一样的色彩。值得关注的是,青年策展人既需要练就复合型技能,亦讲究与艺术家、艺术展馆各部门的通力配合,其培养绝非易事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这条路不妨走得慢一些,踏实一些,让时间沉淀年轻人策展能力的纯熟度。

年轻的视角与创意,激活一个个艺术展览

最近申城举办的一连几个艺术展览,均为上海市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入选项目,规模不算大,却持续牵引大众关注。主题与展陈方式形成的陌生反差,频频让观众惊讶,却也进而带来更深的观展印象,激起更多的思考涟漪。尤其是他们在创意、跨界思维、国际化教育背景以及新兴技术领域的锐意进取,展示了新一代策展人的独特优势。

▲基于五代画家黄荃《寒鸦图》的VR沉浸式体验。(受访者供图)

基于五代画家黄荃《寒鸦图》的VR沉浸式体验,融天地中的真雪景与画中的意象化寒鸦、梅枝于一体;元代赵孟頫的《山桥探梅图》、明代陆治的《梅花水仙图》等一众古画对话刘海粟1950年代的油画《无锡梅园》,甚至当代画家的《寒雪梅中尽,繁华报春来》《今朝忽见数花开》……借由新颖的策展,刘海粟美术馆新近揭幕的“踏雪寻梅:刘海粟美术馆馆藏梅花主题作品展”,将看似传统甚至陈旧的主题翻出新意。这个展览的策展人张我,是位海外艺术留学归来的90后。她希望展览超越对于中国传统意象的展示和解读,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思考,进而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时代意义。

▲ 上海中国画 院 美 术 馆“ 总知春烂漫——纪念 张 大 壮 、来 楚生 、江 寒 汀 诞 辰120周年特展”中有声无鸟的装置艺术。(受访者供图)

近20只大大小小、形态各异的鸟笼,一行行错落排列,构成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“总知春烂漫——纪念张大壮、来楚生、江寒汀诞辰120周年特展”中最耐人寻味的一处空间。这是青年策展人郝范荣为展览特别打造的沉浸式艺术装置。它提醒观众留意艺术大家江寒汀的养鸟往事,致敬那些努力贴近生活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的海派前辈艺术家。江寒汀为了画好鸟,家中养鸟无数,与之日夜相伴,终得其精气神。他笔下的灵禽百态之所以雅俗共赏、让人过目难忘,秘诀正在于此。

探索艺术如何积极介入认知障碍群体的生活中,碧云美术馆前不久举办的“爱在身边——一场关于记忆的展览”,更是从主题到形式,刷新了人们对于艺术展览的既定印象。19位参展艺术家均与认知障碍人群有着紧密关联,他们分别以摄影、影像、绘画、装置等多样艺术形式探求揭示和解决的途径。戏剧场式分为三幕的展览呈现方式同样可圈可点。

宽阔实践平台上,搭建起坚实的成长阶梯

目前申城对于青年策展力量的关注,不仅仅在于为年轻人搭建一方实践理想的平台,敢于将展览的策划主动权交到他们手里,更在于细水长流的“培养”二字。

据了解,入选上海市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成长计划的项目均采用导师制,青年策展人在展览实施过程中随时可以请教业内资深导师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创办自2014年的“青策计划”,是国内最早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华人青年策展力量的项目。每年除了海选出若干展览方案,扶持它们从一纸设想变为实体展览,该项目也通过一系列讲座、对谈、写作出版和影像访谈,为青年策展人提供全面且深度的指导、进入公共视野的途径和良性的成长环境。

“时下很多年轻人都立志当策展人。”据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、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透露,目前内地仅三家高校开设了下辖于艺术管理专业的策展方向,上美就是其中之一,相关报考十分火爆,受欢迎程度远超同系其他方向,但其实,光环只是策展人的表象。“别看策展人俨然展览开幕式上的焦点,被艺术家簇拥着,这一身份对综合能力要求极高。理论素养是基础,沟通、组织、协作、运营、传播甚至外语表达能力等都不可偏废,布展那几天还得化身劳工。”

因而,策展人的培养今天在业内是热门、迫切又艰巨的课题。打通艺术历史、艺术理论、哲学、人类学、社会学、文化研究、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外,深入展馆的艺术实践,也通常被视为重要组成部分。马琳指出:“作品之间的关系怎么样,画挂多高,标签卡怎么撰写,很多具体细节都因展览主题、展厅条件而异。很多问题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,才知道怎么解决。”

也有业内人士观察到,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从事策展时,往往欠缺深厚的学术底蕴。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,某些呈现形式“亮”了、“炫”了,展览的主旨诠释、逻辑框架却难免薄弱,经不起推敲。理想的展览是基于自身研究而孕育的,专业梳理扎实了,才谈得上揣摩用什么样的方式加以呈现。

对于青年策展力量的成熟、壮大,有专家坦言,不妨让他们在一次次实践中摸索、进阶,给他们足够的耐心。

作者:范昕

编辑:傅璐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2 东方劳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